一、基本做法
(一)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交通管理学院的实践探索图表1所示
1.明确培养目标:学院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专业技能,以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
2.融合课程体系: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地融入课程体系中,通过增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方式,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学院注重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邀请企业专家授课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行业认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4.完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包括设立创新创业基金、提供创业导师指导等举措,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支持。

图1 旅游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图
(二)学院发展
旅游与交通管理学院通过开展专创融合教育极大地拓展了学生就业选择面。产教深度融合,将学生培养过程与健康餐饮产业链生产密切结合。同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建设自治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桂菜示范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糕饼文化传承创新研学教育基地各1个。成立自治区示范性产业学院、烹饪大师工作室、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各1个。
(三)学生发展
过去2年间毕业生就业率96.00%、对口就业率88.88%、社会满意度99.78%以上。另外毕业生参加创新创业课程的比例较高,效果较好。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培养毕业生的创新意识。我校2023届毕业生接受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创新创业课程(78.90%),其有效性为90.67%;其次是创新创业实践活动(45.40%)、创新创业竞赛/训练(43.95%),其有效性分别为91.07%、92.56%。2022届毕业生接受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创新创业课程(73.31%),其后依次是创新创业实践活动(33.36%)、创新创业竞赛/训练(32.88%)﹔其有效性分别为87.39%、86.26%、89.45%。见图表2、3所示。

图2 2022年毕业生接受母校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及其有效比例

图3 2023年毕业生接受母校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及其有效比例
二、结论与展望
(一)总结
1.顶层设计的桥梁搭建: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交通管理学院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因此在学院层面进行了顶层设计的调整。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并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
2.培养方案的融合:
学院在专业中,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放在同等位置,并将其作为基本要求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授课内容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互动性和灵活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3.管理部门的协同:
学校构建了各部门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管理新机制。成立了由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牵头,学生工作处、团委、各二级学院等协同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建立月度例会制度,全面指导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二)成效总结
1.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学院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国家重点支持建设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专业、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等多项荣誉。同时,学院的教学团队和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2.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认可: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创业率均有所提高。